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论坛在厦大召开

阅读: 次 更新时间:2015-06-04

 

  昨日,首届“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论坛除了聚焦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试点工作之外,“治心痛”也是话题之一。

  全国唯一 两岸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试点

  昨日,论坛现场,“大牌”云集。两岸知识产权界的精英,汇聚一堂。这是厦门首次举办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论坛。

  论坛上,最先成为焦点话题的是:厦门开展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试点工作。此前,厦门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开展试点工作的城市。

  试点工作如何开展?相关人士介绍,不久前,厦门市印发《开展两岸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5-2020年)》。

  方案中,自然少不了提到“自贸区”。包括了在厦门自贸片区设立、商标和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局,以及争取允许在大陆取得代理人资格的台湾专业人士在自贸区注册执业,允许台湾知识产权中介代理与评估机构在自贸区设立,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据悉,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论坛将成为两岸交流的常态化项目,今后,每年由两岸轮流举办。

  台商“心痛” 专家团为企业“把脉问诊”

  除了试点工作之外,昨日,“治心痛”也是媒体关注的话题之一。

  这“心痛”,总理也很关心。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来厦门考察,其间,与台商有过一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一名台商说,“山寨”侵权问题让他“心痛头痛”。对此,李克强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造者的积极性、保护民族工业,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昨日,厦门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卢琳兵在会上透露,不久前有个台商向他们反映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遇到困难。后来,知识产权局组织了两岸的专家、学者给企业开了一个研讨会,“这是第一次组织两岸专家为台商‘问诊。

  他说,这次研讨会,企业收获很大。今后,这种”把脉“,将成为一种常态化服务包括台企在内的在厦企业。

 

上一篇:粤港研讨合推知识产权保护

下一篇:新《行政执法办法》将于7月1日施行